编者按:以前,西方国家最喜欢买中国瓷器;现在,西方国家最喜欢“碰瓷”中国。为什么会这样呢?源于傲慢和偏见。西方对中国的认识少得可怜,仍然停留在清朝末年,停留在清政府软弱无能、贫穷落后、任人宰割的历史认知中。可现在的中国早已不是那个时候的清政府了。若要让西方民众改变认识,需要我们大家的努力,需要我们当代青年为之奋斗。正如习主席所言:青年兴则国家兴,青年强则国家强。中国若要不被“碰瓷”,我们必须要勇敢肩负起时代赋予的重任,志存高远,脚踏实地,努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。
加强爱国app教育弘扬爱国app精神(二)
为何西方国家总是“碰瓷”中国?
中国为什么被称为China?因为中国是瓷器的故乡。
古时候贸易往来时,西方人最喜欢买中国的瓷器,把中国称之为“瓷之国”。
瓷器的英文叫china,所以西方人就用瓷器代替中国,把中国称之为“China”。
西方人西方媒体,之所以常常甩锅中国碰瓷中国,除了少部分是因为“政治嫁祸”外,大部分都是因为确认偏误,因为长期以来形成的政治偏见和制度偏见。
1
2019年10月23日,英国一辆货车内发现39具尸体。
在警方尚未确认的情况下,一众西方媒体就直接臆测:“39名死者都是来自中国的偷渡客。”
在10月25日的外交部例行记者会上,美国CNN记者更是大言不惭地提问:“新中国成立70周年来取得了很多成就,但中国公民为什么要通过这种极端危险的方式离开中国?”
警方都还没有确认呢,CNN就直接给中国“判罪”了。
这两天,英国警方陆续确认,39名死者几乎都是越南人。
被真相打脸之后,西方媒体不但不抱歉,还继续碰瓷中国:
“越南人是通过中国偷渡走的,蛇头是中国人。”“中国政府买通了英国,故意转移说是越南人。”“中国政府买通了越南,让越南人出来背锅。”
西方媒体的脑洞可真大。
2
西方媒体太喜欢碰瓷中国了。
前段时间,巴西亚马逊发生森林火灾,大片热带雨林被烧毁。
但一些西方媒体竟然把亚马逊发生火灾的责任推卸给中国。
当时看到标题我很奇怪,中国离巴西十万八千里,怎么火灾竟是中国的责任了呢?
点进去一看内容,差点让人笑背气:
“中美发生贸易战后,中国不再进口美国大豆,转而向巴西进口大豆,巴西为了满足中国的需求,于是砍伐亚马逊森林栽种大豆……”
这神逻辑,真是让人佩服。
3
反正什么事情都可以怪罪到中国头上。
在G20峰会上,记者问到特朗普气候问题时,特朗普回答说:“美国在环境方面做得很好,拥有最纯净的空气和最洁净的水。”
美国真的做到尽善尽美了?
特朗普就开始碰瓷中国了,“美国空气绝对干净,美国空气如果不好,那是中国和其他国家的脏空气飘到了美国。”
现在韩国跟日本,只要出现雾霾和沙尘暴天气,媒体就会把责任推给中国:
“都从中国吹过来的。”“我们应该起诉中国。”
全球食品价格飞涨,德国人受到了影响,德国总理默克尔看不下去了,她把食品飞涨的原因归罪于中国和印度:
“现在有三亿印度人一天吃两顿饭, 再加上十亿中国人开始喝牛奶了, 德国人的食品消费肯定会受影响。
牛奶涨价了,就怪中国人喝牛奶了,那是不是只有西方人才配喝牛奶,中国人就不配喝牛奶?
真是神逻辑。
4
甩锅中国碰瓷中国,已经成了西方国家西方媒体的一种习惯。
为什么会这样呢?源于傲慢和偏见。
我先讲一个心理学实验吧,这个实验是心理学家福勒做的。
福勒找来一批相信星座的人,让他们做了一套性格测试题。
然后福勒给每个人做了个分析报告。
测试者约翰收到的报告是这样的:
你对自己的要求很高,希望别人能够认可你喜欢你。你尚有很大发展空间,只是并未挖掘这些潜力将其转化为优势。你外表看上去虽然能克制自律,但内心却充满忧虑和不安全感。有时候你外向、可亲且乐于交际,有时候却内向、谨慎而有所保留。…………
约翰给报告打了5分:“和我太像了。”
而事实上,每个测试者收到的报告都是一样的,但绝大部分人都像约翰一样觉得“和我太像了”。
为什么会这样呢?
福勒说:如果一个人信星座,那么他就会只留意那些符合自己的诊断,而忽略掉不吻合的信息。
后来,多位心理学家也做了类似实验,然后总结出一个心理现象——确认偏误。
什么是确认偏误?
就是如果你一旦相信了一个东西,就会寻找支持自己理论或假设的证据,选择性的注意和收集信息(排斥其他不利信息),并按照支持自己的想法来解读获取的信息,从而推导出一个符合自己意愿的事实。
其实这个事实是武断的片面的,心理学家将这种现象称为“确认偏误”。
所以,心理学上有两句著名的话:
●每个人看到的世界,不过是自己想看到的世界。
●你想要的真相,不过是合乎你口味的真相。
5
中国早已不是几十年前的那个中国了,但很多西方人对中国的印象,还停留在几十年前的那一点认知上。
上个月跟朋友吃饭,朋友带来了一个英国人。
英国人吃饭时问我们:“是不是中国人都爱吃狗肉?”
因为在他的认知里,中国人都是喜欢吃狗肉的。
我朋友给他解释说:“中国有爱吃狗肉的地方,也有不吃狗肉的地方。即使有的地方喜欢吃狗肉,吃的基本也是专门养殖的肉狗,而不是别人养的宠物狗。”
这个英国朋友赶紧给我们道歉,“我一直误解中国人喜欢吃宠物狗。”
前段时间,中国人大教授金灿荣,还讲过一件有趣的事情:就是一位密歇根大学的老教授,受世界银行委托到上海做调研。
来上海之前,他是对中国是充满成见的:
“中国人民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。”“中国人的思想极其陈腐。”“中国人没有什么自由。”“中国的经济都是虚的。”
可他在上海呆了一段时间后,以前的认知就彻底被颠覆了,他回到美国之后,到处讲演和写文章:
“中国根本不是我们想的那样。”“中国其实很自由。”“中国其实很包容很开放。”“我们在上海面前就是乡下人,就是土老帽。”
中国真的不是几十年前的那个中国了。
6
前段时间我在写一篇稿子时,提到了“红灯思维”和“绿灯思维”。
今天我再重新拎出来说一下。
何为“红灯思维”?顾名思义,红灯就是拒绝或排斥。
生活中,我们经常听到这样的话语:
“肯定假的,怎么可能。”“我活了这么多年还不知道这些?” “你个小年轻知道什么。”
这些就是典型的红灯思维。
具有红灯思维的人,遇到跟自己不一致的观点,遇到自己不理解的事情时,第一反应就是找理由反驳或排斥。
他们拒绝接受新观点新理念新事物,不愿尝试新东西,不愿做出改变。
何为“绿灯思维”?顾名思义,绿灯就是接受或放行。
“当我们遇到新观点或不同意见时,第一反应是,哇,这个观点好奇特,没准儿有用,我得想想怎么用它来帮助自己。”
举两个例子,当同事说“你这个PPT做得太烂了”时,红灯思维的人一般会这样说:“你看看你自己的,比我还烂呢!”
而绿灯思维的人一般会这样说:“你觉得哪些地方不够妥当?”
当我们去财务部门报销费用,财务部门非要你写明每张发票的用途时,红灯思维的人一般会这样想:“这么刁难我,我就不信以后你不找我们部门办事!”
而绿灯思维的人一般会这样想:“看来以后要养成随手记账的习惯啊。”
红灯思维是一种禁锢型思维,绿灯思维是一种成长型思维。
这个社会进步最快的一波人是什么人?就是具有绿灯思维的人。
具有红灯思维的人,总是沉浸在自我建立的舒适圈里,不仅不愿意接受新事物,还会把自己停滞不前或发展不好的原因归罪于新事物。
而具有绿灯思维的人,则能以一种开放心态去接待新事物,努力学习,融会贯通,把它当成提升自己的机会。
现在很多西方人西方国家的思维,其实就是一种红灯思维。
而中国为什么会在40年里迅速崛起?
正是缘于——绿灯思维。
7
最后,讲一个故事吧:
从前,有一个卖草帽的人,他每天都努力地卖着帽子。
有一天,疲累的他,靠在一棵大树下睡着了。
等他醒来的时候,发现身旁的草帽都不见了,抬头一看,树上有很多猴子,每只猴子头上都戴着一顶草帽。
他想到猴子喜欢模仿人的动作,于是就把头上帽子取下来丢在地上,猴子也学着他,纷纷将帽子扔在地上。
他捡起帽子,高高兴兴地回家了。
回家后,他将这件奇特的事,告诉了儿子和孙子。
多年后,孙子继承了家业。
有一天,孙子卖草帽的时候,也靠在一棵大树下睡着了,帽子也被猴子拿走了。
孙子想到爷爷曾经告诉他的方法,于是取下帽子丢在地上。
但是奇迹并没有发生:猴子不但没有跟着他做,还瞪着他,大笑个不停。
孙子问猴子:“你们为什么不丢帽子啊?”
一个猴子说:“你以为只有你有爷爷吗?”
我们常常说:失败乃成功之母。
岂不知,成功往往是失败之父。
谨以此故事献给西方媒体,也献给所有抱持成见的人。
西方人西方媒体总是“碰瓷”中国,对中国有这么大偏见的原因还有一点就是:对中国根本不了解。不了解会带来误解和偏见一旦有了偏见,就会有许多别有用心的人,编写一个又一个谣言,来加深对我们的偏见。
当然,外国人因为不了解,也会用同样的方式,来歧视我们。
以上这就是为什么西方人西方媒体,对中国有这么大偏见的原因。
●团课总结
院团委学生会学习部于2019年11月5日下午对各团支部团课进行了检查。此次考核结果和建议如下:八大队刑事34班警容风纪严整,课堂气氛活跃,授课人准备充分,团课总结条理清晰。表现较差的是七大队法律78班团课纪律差、存在无笔记本、写其他作业现象。各团支部要加强对团课的重视,团支部书记要起到模范带头作用,加强团组织建设,提高团课质量,使团课更有意义。
●书籍推荐
《老人与海》
作者:海明威
《老人与海》是美国作家海明威于1951年在古巴写的一篇中篇小说,于1952年出版。该作奠定了海明威在世界文学中的突出地位,并相继获得1953年美国普利策奖和1954年诺贝尔文学奖。小说围绕一位老年古巴渔夫,与一条巨大的马林鱼在离岸很远的湾流中搏斗而展开故事的讲述,体现了海明威的人生哲学和手机理想,即人类不向命运低头,永不服输的斗士精神和积极向上的乐观人生态度。
●经典诵读
夏日绝句
宋·李清照
生当作人杰,死亦为鬼雄。
至今思项羽,不肯过江东。
注释:生时应当做人中豪杰,死后也要做鬼中英雄。到今天人们还在怀念项羽,因为他不肯苟且偷生,退回江东。这是一首借古讽今、抒发悲愤的怀古诗。诗的前两句,语出惊人,直抒胸臆,提出人"生当作人杰",为国建功立业,报效朝廷;"死"也应该做"鬼雄",方才不愧于顶天立地的好男儿。深深的爱国之情喷涌出来,震撼人心。最后两句,诗人通过歌颂项羽的悲壮之举来讽刺南宋当权者不思进取、苟且偷生的无耻行径。全诗只有短短的二十个字,却连用三个典故,可谓字字珠玑,字里行间透出一股正气。